日前,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成功为73岁高龄胃癌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手术十分顺利,目前患者已转ICU作进一步观察。
“这是MDT诊疗模式的结果。”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牛立志看来,这样一例高龄且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手术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医院目前正广泛推行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简称MDT)。
73岁高龄老人患胃癌
2018年1月12日,来自河北的73岁王老先生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门诊体检时查出胃部有一大小约3.5厘米的结节病灶,经过进一步检查化验后,医生诊断为“胃贲门癌三期”。王老先生得知后,既害怕又紧张。他有10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且是高龄,治疗方案有一定难度。
了解到王老先生的情况后,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立即以胃肠外科为主,按照多学科写作诊疗模式(MDT),组织了手术麻醉科、呼吸科、ICU等多个专家及科室带头人参与,为王老先生的病情进行评估、分析,制定出一套最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最终,经过多个专家及科室的“术中保驾”,历经三个多小时手术,王老先生癌变的胃贲门部分被成功切除。
“MDT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诊疗模式。”牛立志说,这种模式要求多个相关科室相互协作,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王老先生的病情是否能做手术?
是先做新辅助化疗,还是直接做手术?
手术如何做?
这些问题都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关键点。
什么是MDT诊疗模式?
“以前的'会诊制',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生都是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并不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而在MDT模式下,相关临床科室不仅由专家参加,而且要与主管科室的医生一起组成团队,制定和实施相关治疗。”牛立志告诉笔者,对于肿瘤治疗,一个学科不可能涵盖所有学科领域的发展,这就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
“一般来说,MDT诊疗模式需要来自多个相对固定的学科专家,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聚在一起,并且固定地针对某器官或某病种的患者进行讨论,同时还要有跟踪和反馈,才能称为真正的MDT”。牛立志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专科医师对其他专科知识更新不足带来的局限性。
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牛立志指出,以前像这类胃癌三期患者按照常规应该先做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做手术,有利于患者预后。但经过MDT讨论,考虑到病人的实际情况,癌症分期并不是特别晚,还有年龄、心肺功能以及家属的意愿,最终决定不做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的方案对患者是最有利的。
据文献报道,经MDT讨论后,早期胃癌诊断率由7%提升至14.8%,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由32.8%提升至48.0%,手术切除率由47.5%提升至59.5%。
MDT诊疗模式不仅能帮助病人找到最佳的诊疗方案,也是对传统的肿瘤诊疗模式的一种“进化”。牛立志说,癌症的治疗尤为需要MDT模式,尤其是一些恶性肿瘤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患者往往被多次转诊、重复检查,耗时费神不说,还可能因此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今,肿瘤患者一旦进入MDT诊疗模式,他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接诊医生,而是一个诊疗专家团队,包含外科、内科、放化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多个科室的专家团队一起讨论,给病人找出最明确、最简便的一个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