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的最主要疾病。据统计,每年全球新发癌症患者1400万人, 死于癌症的患者达 900 万人。在以西方医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治疗癌症没取得突破性进展,仍是世界性挑战。为此,我国著名肿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大声疾呼:“走中国式的控癌之路!”
作为汤钊猷院士这一理论最重要的践行者,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将“控癌”中自己的以及同事的一些成绩、缺失、经验和教训,写成随记、故事、感想。近日,他的最新力作《践行中国式控癌》将正式出版。汤钊猷院士为之评述,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欣然为之写序。各路名医大家共同为“人癌大战”指明道路。 汤 钊 猷
要“诊疗规范”,更要“出奇制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对“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获得者
过去一个多世纪,抗癌战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科学家都集中研究如何消灭肿瘤,而忽视了“看病人”,以致没有足够重视改造机体,忽视了机体的抗癌能力,以致在延续生命、提高生存率方面进步有限。
西医治疗策略是消灭肿瘤,中医则是“扶正祛邪”,让患者生存下来;西医主要采取“围堵杀”,中医则是辨证论治,整体平衡。“中国式控癌”的核心是洋为中用和中国思维,思想基础是中西方文化精髓的结合,既不闭关自守,也不全盘西化;既要大胆引进,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学习效仿,更要敢于质疑,勇于超越。
“控”即“消灭”与“改造”并举。“改造”策略包括改造癌细胞本身及其周围环境,还包括改善整个机体的抗癌能力。实现与癌共存,将癌症变为可控制慢性病。在强调“诊疗规范”的同时,更要重视“出奇制胜”,徐教授的实践是属于后者。我已是87岁老人,最多只能做点鼓动性的工作,而新思维和实践则是关键。徐教授既有新思维,又仍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的实践结果是最有说服力的。
殷 大 奎
珠联璧合创癌症科普新高度

教授,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 师协会前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
八年前,作为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我带领百位民营医院院长赴徐教授为总院长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参观,听取介绍,亲自访问从死亡线被挽救回来的患者,我当时说:“看到这些,我很感动,我确实被感动了。”作为一个战胜癌魔的成功者,徐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努力践行汤院士提出的“中国式控癌”,在不少患者身上创造了生命奇迹,值得庆贺。
即将问世的《践行中国式控癌》由徐教授编写,汤院士评述。该书既提出创新理念,又展示实践成果,有肯定,也有质疑。徐教授是汤院士的学生,他们这种珠联璧合式的合作,堪为学术界典范。他们撰写和评述的文章,将癌症科普提高到新高度。
谈 东 风
为肿瘤治疗指明宗旨和方向

博士,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病理学、肿瘤学教授
肿瘤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因此治疗肿瘤关键不是一个“抗”字一个“杀”字, 应该是个“控”字!控癌是徐教授这本书的精华所在。
化疗是杀所有的细胞的,不仅对肿瘤细胞,对体内生长旺盛的细胞都要进行攻击和杀伤,因此化疗必然带来很多的毒副作用。中国传统医学提出的扶正祛邪,有着深刻内涵。
徐教授《践行中国式控癌》一书提出的许多理念和策略,将使人类对肿瘤的治疗回归到循证医学、综合诊治、全身管理、人文关怀的控病系统中,使这个古老而又新颖的概念为一线肿瘤工作者指明肿瘤治疗的宗旨和方向,而使无数肿瘤患者收益。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慢性病。该书虽讲的是癌症,但其观点实际上是古今中外治疗所有慢性疾病精髓的最好总结。 我有幸先睹为快,意犹未尽。特向广大读者,尤其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属, 也向从事癌症研究、临床工作的同道郑重推荐:好书,值得一读!
吕 有 勇
发展医学事业要靠“技术”+“仁心”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肿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员、主任、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肿瘤项目专家组成员
实际上采取现有诊疗方法获得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在某种程度上,癌症治疗过程导致的痛苦大于癌症本身的痛苦。即使采用的治疗方案有点不错的效果,也是只能用几个月或几年的生存期来评价。因此,反思、质疑“抗癌”的问题,探索“控癌”的新理念与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癌症研 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医道乃科学与艺术之结晶, 前者用知识、后者靠智慧与爱心。白求恩式大夫是他(徐克成)在这些故事当中的唯一角色,也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价值观的体现。书中一个个典型病例告诉我们,医疗技术的进步是靠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仁心结伴,才能创造与发展医学健康事业。该书是用知识、智慧、胆识和良心写成的。将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辨,对于实现解码生命、保护健康的使命,实现患者、医者和社会受益的最大化,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钟 子 美
无私奉献的叙事医学巨作

香港著名作家、诗人,香港散文诗协会常务副主席,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会会长
“叙事医学”是病人和医生都需要的一种新的医学形式、文学形式。现代医学到了重要的转折点。徐教授就是叙事医学的先行者,他的许多散文、杂文、随想都属于叙事医学,这本《践行中国式控癌》也是。
他的叙事医学(各种有关癌症个案的叙述 文章)是医疗手段,他在医学实践、研究、交流和教育活动中,运用叙事方法,促进了控癌治疗的方方面面;从文学角度来看,他的叙事医学又有别于一般的叙事,是妙笔生花的文学记录,目的虽仍以治疗为依归,然而这种治 疗却是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的,温情脉脉的。
作为病患者,阅读他的叙事医学,往往能够汲取许多有用的医学知识,倍增战胜疾病的勇气;作为普通的读者,则在获得医学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他行云流水般文笔的优雅和思想之果的甜美。
相信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感觉到叙事医学时代也就是医学人文时代已经到来之际,会和我一样,感恩于思想先行者徐克成教授无私的开导与奉献。
作者有话

感谢志同道合的“大家”朋友为本书作序。他们学富五车、博学多才、思路睿智,独具匠心。他们不吝笔墨写了撼动人心的文字,为本书增辉添色。虽说这只是大师为书写的小序,却也是实实在在地为医者乃至医疗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复大的未来之路怎么走?在他们的序言中可以找到答案。
——徐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