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天灸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快要到了,三伏天灸治疗马上开始!
“老广”素有“冬病夏治,入伏贴敷”的习惯。据说,“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已经入选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近30万人次追捧天灸。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中医科王学良博士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夏季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缺少运动,过多进食冷冻食物,气虚和阳虚体质的人群越来越多。据广东省人群体质调查资料显示,气虚和阳虚体质人群分别占30.8%和28.5%。他们的共同症状有:疲劳、失眠、气喘、咳嗽、容易感冒、四肢不温、腹部或腰部或下肢畏寒,饮食稍为不慎则容易腹泻,潮湿天气容易风湿骨痛,遇冷易发流清涕等。这类人群适宜在三伏天进行“冬病夏治”。
三伏天灸究竟治什么病?
据了解,天灸疗法是药物与穴位结合,药物多为白芥子、甘遂、细辛、生天南星等,性温热、味辛辣,作用于特定穴位而较强地刺激经络腧穴,辛温走窜,可温经散寒、逐痰平喘、通络止痛。药物刺激皮肤红肿甚至起泡、破溃,促局部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提高皮毛卫外功能。
主要适宜病种包括:
1、肺系相关病症: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慢性肺气肿等)、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防治。
2、痛症: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疾病。
3、其他类: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为了方便大家贴药,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将于7月2日开始三伏天灸:
具体时间如下:
预伏:7月2日(周日)
初伏:7月12日(周三)
中伏:7月22日(周六)
间伏:8月1日(周二)
末伏:8月11日(周五)
(贴灸时间:上午8-12:00. 下午14:30-17:30)
地址:
天河院区: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海珠院区: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中路91,93号 复大门诊
专家介绍
王学良: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学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年。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主持完成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对中医经典理论尤其是《伤寒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感染、消化、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
专家介绍
高运乐:中医科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南方医科大学学士;从事中医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结合针灸理疗,治疗内科杂病、老年慢性疾病、肩颈腰腿痛等症。在治疗顽固性头痛、面瘫、中风后遗症、骨质增生、失眠、痛经、月经失调等方面的症状与疾病有独到经验。
专家介绍
陈平:中医科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骨科20余年。具有较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各种软组织损伤、颈腰疼痛及脊柱等相关疾病。
专家介绍
杨钦辉:中医科 住院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从事中医门诊工作多年,擅长运用中药、针灸及推拿等方法治疗头痛、失眠、慢性胃炎、疲劳综合症、目标性痛经及月经不调、脊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