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有勇 林泓 广东徐克成关爱健康
氢,自然界最丰富的气体,长久以来被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为人所熟知,人们对于它的医学价值知之甚少。直到2007年,Ohsawa关于氢气选择性抗氧化和对大鼠脑缺血治疗作用的报道问世,堪称该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氢的医学价值。近年来,氢分子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该领域目前发表的论文多达1200余篇,并开展了初步临床研究。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著名分子生物学专家吕有勇教授与著名肿瘤学家徐克成教授是莫逆之交,两人相识数十载。受徐克成教授影响,吕有勇教授开始接触氢分子医学,并于近日前往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观。
上海之行让他感触良多,临别时提笔写下:
简单才符合自然:国人为了长生不老、甚至不死,沉迷于炼丹术;前仆后继只搞出个火药,好在还能放鞭炮取乐!三呼万岁的帝王们也难免吹灯拔蜡、命归黄泉。今天的我们,为了延缓衰老、抵抗疾患、获得新生继续前行。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各种理念层出不穷,高大上的检测设备与诊疗方案将现代医学引上了不归之路。但是,面对当今人类与寿命延长和衰老相关的健康问题,可简称“慢病”,这些复杂的、高度专业化的诊疗体系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期望值。实际上,近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体结构、生理学手册和病理学”基础上并确立了预防医学的地位。发明了测体温和量血压一类非常简单的方法和输血这样非常精确的技术,以及青霉素是那样有效的药物。但是,今天针对“慢病”采用的医疗手段不仅复杂费事,而且价格昂贵,尽管不断有号称“神药”的产品面世,但获得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人类真正认识生命是从发现氮、氢、氧开始的,氮和氧的作用与价值搞的比较清楚,其作用也发挥到极致,使今天的多数人吃穿不愁、健康长寿。但对氢的生物学作用与价值认知甚少,特别是在维持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中的应用非常有限。主要是考虑氢的惰性和安全性问题,从而限制了相关技术和应用手段的研发。
近年来,关于氢气的生物学作用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氢氧机”的问世,不仅为推动科学利用氢气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而且为深入阐述氢在生命活动、能量代谢和维护健康方面的生物学意义与价值奠定了基础。关于氢的生理学作用是一个值得明确的问题。
人类社会还处在年轻时期,人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因此会犯错误,甚至会误入歧途。特别是在生老病死的问题上,人类一直在挑战极限,本来地球上有生命的物种都是靠世代繁衍、与大自然交融、相生相克。而人类在挑战自然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付出代价。当下人类面对的慢病,无论是心脑血管疾患,还是恶性肿瘤,多半是与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相关,而且长期反复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现有的医疗手段对付这些问题,有点事倍功半的意思,如果能够有一种简便适宜的技术或方法,能够在保护健康、延长寿命、解除痛苦、改善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作用,就是符合自然的大道至简。
秋实,2018初秋于上海虹桥机场
专家介绍
吕有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二级教授,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授,美国中华医学会杰出教授奖获得者(1994),全国百名青年医学科技新星称号(199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2)。
1977年内蒙古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1982年北京医科大学细胞遗传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至1990年美国NIH、NCI 分子肿瘤学实验室博士后、副研究员,1991-1993美国Fox Chase癌症研究中心细胞与分子遗传实验室客座研究员。
先后担任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WJG》副主编,国际病理学(Journal of pathology) 杂志编委,香港中文大学客座(荣誉)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973)健康科学专家咨询组专家; 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ICGC)科学技术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CCGC)秘书长。
主要从事肿瘤基因组、蛋白质组和肿瘤生物学研究,胃肠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治疗的高技术研究;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和863重大项目等课题。重点推动我国重大疾病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及肿瘤基因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 (Cancer Res, Mol.Cell Bio, Carcinogenesis,Oncogene, Clin Cancer Res, J Proteom Res,JCO,Nature, PNAS, Gut, Gastroenterology,CellRes, ACS Nano, ARS, J pathology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等)发表论文和述评200余篇,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成果1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