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5日就是小寒了,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对于神州大地而言,也就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临了。俗话说“冷在三九”,要如何顺利度过小寒?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中医科王学良博士教你“三防”小知识。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提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是指天气渐寒,尚未“大寒”。从字义上讲,“大寒”应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我国很多地区“小寒”都比“大寒”要冷,可以说“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这是因为一年中最冷的隆冬“三九天”就处在“小寒”内,因此才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广州天气公布了未来七天的天气情况,最低温度急速下降,天气也由晴转雨。
对于广州来说,“寒冷”并不会持续很久。许多段子会 “取笑”广州频频入冬“失败”。但相对温度的逐渐降低正无言地告诉人们冬天已然到来。最近频发的“流感”也显现着它的威力。
小寒有三侯,“三防”可益寿
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小寒三候分别是雁北乡、鹊始巢、雉雊。
△雁北乡:北飞雁感知到阳气
△鹊始巢:喜鹊开始筑巢,准备繁殖后代
△雉雊:早醒的雉鸠开始求偶了,早春已经临近。雊(gòu),求偶鸣声
动植物提早感知到气候的变化,人类通过动植物发现季节的变迁。小寒到来时会引发环境的各种改变,人也需要因时而变,做好防护。
王学良博士准备了小寒“三防”小知识,供大家提早准备,提前预防。
1 防寒——周身保暖
大家都已经知道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更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头部防护。如果户外突然降温,早晨外出记得带帽。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
2 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 防病——多做运动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工作之余可以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增强御寒能力。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运动要注意适度,最好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趁机侵袭。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由于气候寒冷,脾胃功能减弱,小寒进补宜温补,王学良建议可适当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葡萄干等。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轻胃肠负担。同时提醒大家切不可大鱼大肉,生冷无忌。
●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
1、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
2、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
益气补血、温中祛寒。
● 素炒三丝
食材
干冬菇、青椒、胡萝卜、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
1、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
2、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健脾化滞,润燥。
● 山药炒鱼片
食材
草鱼250克、鲜山药150克、料酒、葱、姜、盐。
做法
1、鱼肉切片,用生粉拌匀。
2、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
3、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功效
健脾益气。
专家简介:王学良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博士,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门诊中医科医师。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参与了两项国家自然基金和一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主持完成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对中医经典理论尤其是《伤寒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感染、消化、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