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肿瘤细胞的转移?
癌症之所以难治愈,跟癌症易复发,易转移有很大关系。肿瘤细胞的转移会对人的机体造成更大、更广泛的危害,同时也给癌症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到底肿瘤细胞是如何转移的?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肿瘤细胞的转移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二科主任朱玮冰副教授给出了他的看法。
多种途径,肿瘤细胞的转移之路
转移并非所有肿瘤细胞的“本领”,只有恶性肿瘤才会发生转移。当恶性肿瘤的细胞从原发的部位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在此增殖成为一个新的肿瘤病灶时,肿瘤细胞的转移就发生了,这个病灶通常被称为转移灶。朱玮冰表示这种情况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就是说恶性肿瘤细胞迟早都会发生转移。
肿瘤细胞的转移并非一蹴而就。朱玮冰介绍,肿瘤细胞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转移,一般可分为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四种。他认为患者了解一些肿瘤细胞转移途径的知识,能助力自己在接受治疗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对抗癌症。
直接浸润即是指肿瘤细胞直接侵入周围临近组织,属于肿瘤细胞的局部侵犯。肿瘤细胞会沿着周围正常组织的薄弱处,直接延伸,入侵并破坏临近组织或器官,从而引起肿瘤的增大和扩散。“几乎所有的实体肿瘤都存在这种转移”朱玮冰说。
淋巴转移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回流系统,沿着淋巴回流路径从原发部位向近心端进行的转移。朱玮冰介绍淋巴回流系统遍布周身,是肿瘤细胞转移的常见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远及近,比如乳腺癌首先会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但也会因淋巴堵塞逆流导致其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淋巴结。甲状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淋巴转移较为常见。
血行转移,顾名思义,是通过血液进行转移
人体内遍布着错综复杂的血液循环系统,将营养和氧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身体的每个部分。当肿瘤细胞侵入了血管中,便会随着血液循环快速的在身体内移动,转移到距离原发灶较远的器官,从而生根发芽,形成转移灶。肾癌、肝癌、肺癌、软组织肉瘤、消化道癌晚期常会发生血行转移。
种植转移是指某些肿瘤细胞能够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形成一个个转移病灶。这种转移是由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各器官的表面,形成的种植性转移灶。腹腔、胸腔最常出现,心包腔、蛛网膜下腔也会存在。肝脏的胆管细胞癌、卵巢癌、胃肠肿瘤晚期常常出现这种转移。
调整心态,肿瘤转移有康复之机
一般来说,肿瘤发生转移往往提示肿瘤进入了偏晚期,治疗起来的难度也会陡然提升。了解了肿瘤细胞的转移途径,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医生们建议对于肿瘤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那到底该如何正确看待肿瘤细胞的转移呢?
恶性肿瘤发生后,如果长时间不被发现,没进行针对性治疗,不仅会造成原生器官、组织的损害,更会通过多种途径转移的方式对转移器官和身体进行侵害。很多肿瘤是在发生转移后才被发现和治疗的,朱玮冰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复大肿瘤医院的患者在体检时首先发现肝脏部位多发占位,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大肠癌发生肝转移。而这个时候再去处理就延误了先机,不利于治疗。
很多患者会认为,癌症发生转移就代表着恶性肿瘤进入中晚期阶段,失去了治疗的意义。但是临床上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即使是发生转移的患者也有康复的机会,简单的说,没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手段延缓癌症进一步扩散转移的速度,减少癌症对人体的侵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有些患者会出现一边化疗,肿瘤一边转移的情况,这种状态发生的原因是化疗导致癌细胞基因再变异,变成“离群者”,不仅不买化疗药的帐,而且变本加厉,更加“恶性”。
当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作用不大,甚至存在以透支生命力为代价做治疗的情况时,朱玮冰表示患者不应坐以待毙,反而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治疗模式,强化人体免疫力,达到消除癌细胞的目的。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采用“消灭”+“改造”的治疗模式,让国内外很多就诊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就是利用“中国式”控癌的思路进行治疗。
△纳米刀疗法
△氩氦冷冻疗法
Tips
恶性肿瘤的治疗理想目标是消灭肿瘤及其转移,
而随着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
朱玮冰认为,
医院和医生的治疗目标不应再是一味强调消灭肿瘤。
特别是对有转移的肿瘤,如果能够达到“带瘤生存”、“与瘤共存”这样一种平衡的状态,也是一种很好的结果。当患者发生了肿瘤细胞转移,通过合理的治疗,往往能够达到控制肿瘤、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达到康复的疗效。
专家简介:朱玮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二科主任。1987年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在附属南方医院从事普外、肝胆、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
参与亚洲首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及世界首例扩大区域胰切除加自体小肠移植,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987年赴云南老山前线代职荣获“战地模范卫生工作者”称号、曾获韶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退役受聘为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特聘专家。
主要擅长治疗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等疾病。共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