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8 王嘉康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人体免疫功能没有说高就是好,或者低就是不好,要讲究平衡。如果免疫功能一直在上升,或是免疫功能一直在下降,那就是不好。平衡,才是最好。”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近日召开的讲座上如是说。
尹芝南
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完成博士学位,1997年赴耶鲁大学医学院内科系风湿科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晋升为耶鲁大学医学院内科系风湿科副教授,曾获得多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基金。
现为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国际免疫学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γδT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其在肿瘤免疫、肝炎和肠道菌群调控中的作用。共发表文章96篇,其中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文章47篇。
作为免疫学界的顶级专家,尹芝南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曾获得柏林自由大学“优秀论文奖”、耶鲁大学内科系科研成就奖、2010年被评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层次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2013年被评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
近日,暨南大学生物与免疫学专家尹芝南教授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发表题为《免疫功能评估在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演讲。讲解围绕什么是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失衡的危害性,免疫功能评估,以及为什么要评估,如何评估,谁来做评估,评估后如何调理等问题展开探讨。
讲座现场
免疫功能犹如人体的“三大部队”
什么是免疫功能?众所周知,“免疫”是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別“自已”和“非已”,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以维护人体健康。
免疫功能是人体的三大机体功能。尹芝南教授将人体的免疫功能比喻为“三大部队”:
一是抵抗外来因素的感染,称为“解放军部队”,
二是维持体内的稳定,清除体内干扰的细胞,是“警察部队”,
三是对上面两种功能进行微调或监控,可以称为“安全”或“纪检部队”。
这是机体的三大功能,所以免疫功能实际上是识别自己非己,破坏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体内损伤细胞或组织细胞。
尹芝南教授指出,免疫功能没有说高就是好,或是低就是不好,要讲究平衡。可遗憾的是,目前缺乏中国人群免疫功能的健康参数,生物医学界不知道多高是高,多低是低。但是,如果可以通过动态观察,发现免疫功能一直在上升,或是免疫功能一直在下降,那就是不好。“平衡,才是最好。”
尹芝南教授曾在今年年初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在谈道,“中国人群免疫功能参数建立迫在眉睫。早期筛查中的免疫功能平衡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免疫功能评估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当下的人们更愿意花大钱去保养自己的爱车,却不愿意花少钱去“保养”自己的免疫功能。”
如果免疫功能变低,就容易发生感染或是肿瘤,如果免疫功能过强,就容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尹芝南教授说:“一般来说,人在40岁以前,免疫功能相对稳定,过了40岁以后,免疫功能会开始逐渐下降。”因为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和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也会逐步下降,“下降的坡度不同,决定了寿命。”此外,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情绪、药物等,基本上关于健康问题都与免疫问题相关。
这五项指标可以评价免疫功能
如何评价免疫功能,这就是研究的关键。尹芝南教授坦言,免疫功能的评估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他介绍说,免疫从整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免疫,例如人体与生俱来的头发,皮肤,粘膜,NK细胞等……二是后天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后天免疫,是机体针对外来刺激而产生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指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CD4和CD8两大类T细胞,NKT细胞和 γδ T 细胞)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而体液免疫就是指以B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尹芝南教授研究发现,正常人的体内免疫细胞值与肿瘤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值有明显区别,并总结出了检测的指标参照:
各免疫细胞数量、比例和激活状态;
血清中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
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分泌细胞因子和产生抗体的能力;
天然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对各种病原体的反应能力;
天然杀伤细胞(NK)的杀伤能力。
免疫功能评价对临床有何帮助?
“如果没有这种评价检测,我们就无法得知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往,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究竟发生了什么改变,医学界不得而知,为什么PD1、PDL1药物有效,就是因为肿瘤病人的免疫细胞功能衰竭了。以往只是推理,推断,但现在是用一个公认的指标,来进一步验证。”尹芝南教授兴奋地说。
他建议医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能够对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免疫功能的分析,哪些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哪些没有,而这些反应是否能跟这些参数标准对起来。尹芝南教授认为,很多时候,免疫细胞检测没有做到有的放矢。病人需要什么,医生不知道,现在有了参数作对照,就可以指导细胞治疗。通过免疫检测结果,医学界可以用干预的手段,也可以将免疫检测结果作为一种风险评估。
医生需要达成共识,免疫功能的检测对精准医疗和诊断治疗非常有帮助,同时,医学界急需建立健康人的免疫功能参数,作为日后评价免疫功能好坏的指标,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