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被打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再次成为社会热点。但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并不局限于医患关系紧张而产生的暴力冲突。随着现代医学的成长和发展,多种职业危害并存其中。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感染管理科副护士长黄霞告诉我们,由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其职业危害广泛的存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需要每位医务人员保持注意和警惕。
医务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
丁香园自媒体里有这样一封医生粉丝的求助信:
求 助 信
在手术的时候,
一个乙肝病人血液溅到眼睛里了,
已经上报了医院职业暴露,
检测结果还没出来。
查到的文献里说要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编者按:此处应指乙肝免疫球蛋白),
也有地方提到要 24 小时内,
但是医院门诊开不出丙种球蛋白啊!
如果真的感染了乙肝,
还能当外科医生吗?
作为医生,这位粉丝在发生职业危害时对操作处理不甚了解,手足无措的求助他人,甚至没做好感染防护。这表明在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问题上,很多人还是不清楚的。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感染管理科副护士长黄霞告诉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职业暴露的原因也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黄霞提醒同行们,以上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因素和原因,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谨慎。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职业预防的措施
明白了职业危害的因素,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才能重视职业防护,从预防抓起,通过学习防护知识,安全规范的操作,来保护自身和患者健康。
那么职业防护的措施有哪些呢?黄霞给出了如下说明。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局(OHSA)对于医务人员佩戴职业防护设备做出了如下推荐:
如果医务人员在面对不能确定程度的潜在暴露威胁时,建议直接采用足以保护本人安全的高级别防护。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一旦发生了职业暴露,一定不能隐而不报,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的,需要按照规则处理。
01 首先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进行挤压(禁止局部挤压);
02 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2-3分钟),如果已知患者是由血液传播的(如HIV、梅毒、乙肝等),应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15分钟;
03 如果发生粘膜暴露(如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利用冲眼器、流动水或盐水反复冲洗(15分钟),如果严重的可到眼科、口腔科进行处理;
04 发生职业暴露后,在院感系统中填写暴露登记表,同时了解患者情况,是否有经血液、粘膜传播疾病,并且填写完整;
05 告知科室主任或护士长;
06 暴露人员在24小时内血液本地检验(在明确患者病因的情况下,暴露者抽取相应的血液检验。不明原因的职业暴露进行乙肝系列、HIV、梅毒检验);
07 院内感染管理科根据患者情况和暴露者血液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08 后期追踪日期由院内感染管理科通知。
同时,黄霞特别强调:“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安全重点在预防,最有效的措施依赖于风险意识的提高。”
经过系统性的学习,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医疗废物,正确使用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和执行标准预防流程的准确性,降低职业暴露危害的发生。
注意小tips
怀孕或哺乳的医务人员可以接受暴露后治疗吗?
※ 怀孕或哺乳的医务人员可以接受暴露后治疗吗?
※ 怀孕或哺乳的医务人员可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和(或)HBIG以预防HBV感染。因为孕期感染能引起母亲的严重疾病及新生儿的慢性感染,而疫苗对胎儿无害。
※ HIV暴露后,医务人员如果已经怀孕,也不应排除进行暴露后的预防治疗。但是一些药物会引起胎儿损害或是对妊娠的安全性尚未确定,这些药物只有在用药的预期益处超过可能发生的危险时才考虑服用。
※ 怀孕的医务人员在预防用药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的潜在益处和危险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以便对治疗采取知情决策。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双汰芝)在内的药物尚不清楚是否在人类乳汁中排泄,因此药物可能进入母乳。
※ 建议服用这些药物时不要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