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读诗,尤喜苏东坡的诗。长大后,到广州生活,每逢盛夏吃荔枝,都会吟咏: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前一阵子,突然发现,东坡先生还描写过槟榔。“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
槟榔内含有槟榔碱,是一种可以使神经兴奋的物质。咀嚼槟榔后,口舌生津,脸红耳赤。
岭南地区居民食用槟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槟榔属棕榈科,新鲜采摘的槟榔,椭圆、青绿色,也称为“青果” 。 “青果”分成两半,去除果核,加上荖花(贩卖时称为榔叶)包裹的石灰,就制成了槟榔。
槟榔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之功能。可用于除绦虫、蛔虫、姜片虫,治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焦槟榔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在广州生活,经常会打车。坐车的时候,经常会和司机师傅闲聊。聊得开心的时候,一些湖南籍的师傅就会送给我槟榔,让我尝鲜。槟榔虽然味道苦涩,但令人口舌生津,神清气爽,随之满口鲜红,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槟榔不能随便吃,因为长期吃它,会有健康风险。
研究显示,长期嚼食槟榔,会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隐匿性、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病,具体表现为口腔出现水疱、口干、灼痛、局部或全口黏膜苍白、出现纤维条索,并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张口受限。
除了黏膜下纤维性变,还可能引发口腔白斑、遍平苔藓、口腔红斑症等多种癌前疾病。上述所有癌前病变联合作用,就会导致我们口腔癌变的几率显著增加。
研究显示,66%的长期食用槟榔的人有口腔黏膜病变,存在的口腔黏膜病变中,有超过20%已出现癌前病变。
怎样导致口腔癌变?
嚼槟榔是怎样导致口腔癌变的呢?槟榔花中的生物碱、槟榔子生物碱的硝化衍生物、槟榔子中的多酚类成分自动氧化所释放出的活性氧、红灰成分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作用、老花或老叶中的黄樟素等都是致癌物。
槟榔块中的粗糙纤维也会不断刺激口腔局部黏膜。当口腔黏膜受到损害,槟榔中的致癌物就会被吸收到血液,口腔细胞长期接触致癌物,就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早在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已认定槟榔为1级致癌物。同时,和另一种致癌物——香烟结合,槟榔的对人类的杀伤力会显著增加。加烟草的槟榔咀嚼物更易导致口腔癌、咽癌和食道癌。
看看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吧。全世界每年有39万口腔癌患者,其中22.8万(58%)发生在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南亚、东南亚地区。印度是消耗槟榔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在中国,台湾、湖南、海南、福建等地流行嚼食槟榔,这些地区的口腔癌发病率相对较高。
在美国,从1976年开始就严禁各州之间运输槟榔果。在加拿大,槟榔产品直接被禁止销售。
在此提醒,如果您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口腔又出现黏膜问题,您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如果想远离口腔癌,从现在开始,戒掉嚼食槟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