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下午,应招商局蛇口工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徐克成、肿瘤预防与康复中心主任李家亮为该集团一百多位工会代表做了“癌症本质和创新医疗'3P'观”、“自己的癌症风险,你了解多少?”健康讲座。
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
2013年,中国有350万人患了癌症,2015年是429万,一年以10%的速度递增,十年之后是什么结果?就是增长一倍以上!十年之后,也就是2025年可能就变成八百万甚至是一千万。这个数据是灾难性的。
肿瘤是怎么产生的呢?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预防与康复中心主任李家亮博士在讲座中做了一个比喻:大家都知道本拉登,本拉登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他是人;第二个特点,他是坏人;第三个特点,他有坏的思想。什么是癌?第一,癌是一个细胞,是我们自己的细胞;第二,这些细胞变坏了,它开始不受控制的分裂增殖,并且还派出小股部队到处游走,发生肿瘤转移;第三,癌细胞为什么变坏,因为它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就是所谓的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突变。
为何癌细胞会发生基因突变呢?我们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致癌剂,这些致癌剂导致人体发生基因突变,比如经常吸烟(或吸二手烟)、受到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如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或EB病毒、HPV病毒等)、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等)。此外,不良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诱导我们基因突变。
吸烟,患癌风险大增
李家亮博士特别提醒,香烟这个人类杀手,手握多件杀伤性武器。第一件武器就是制造癌症。一根香烟,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含有60多种致癌物。香烟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非常小,很多都小于1微米,因此,十秒钟之内,各种致癌物就可以通过气管进入我们的血液,引起全身各种癌症发生。
有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高15倍;如果每日吸烟25支以上,12%的人最终会发生肺癌。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其患肺癌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出6倍。除了肺癌,这些致癌物进入我们的身体后,可以在全身各系统造成癌变,口腔、喉部、食道、肾脏、胰腺、胃、膀胱、结肠、直肠都是吸烟致癌的靶器官。除此以外,血液系统中的癌症——白血病,也可由吸烟造成。如果女性吸烟,还会造成卵巢癌。
30.9% VS 66%,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
癌症已成为威胁我国国人生命的第一大死因。在中国,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9%,而美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66%以上。“美国有的治疗技术我们都有,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巨大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百姓缺乏肿瘤预防意识,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肿瘤知晓率低,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在中国,八成癌症病人首诊时已是中晚期。李家亮说,肿瘤治疗技术的改进,只占病人生存时间延长的20%,我们缺乏的是早期诊断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以女性第一大肿瘤杀手乳腺癌为例,由于重视体检,美国的乳腺癌患者80%是早期乳腺癌,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5%;而在中国,80%的乳腺癌患者发现时是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仅为25%。换句话说,发现晚了,75%的患者因此而丧命了。
应该如何做防癌筛查?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癌症中1/3可以预防;1/3可早期发现;剩余1/3,可以改善症状,延长寿命。李家亮指出,肿瘤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患者死亡率。那么,应该如何做防癌筛查,以早期发现癌症呢?
1、肺癌
肺癌是目前头号的癌症杀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多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死亡人数的总和。肺癌最好的筛查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它可以发现肺内的细小病灶(3毫米)及隐匿病灶(心膈区、主动脉窗小病灶),并可显示大量胸水中所隐藏的肿块。
建议:有肺癌家族史,年龄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及接触二手烟,有放射性元素氡、石棉等有毒有害职业接触史,患有其他癌症(如头颈部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筛查肺癌。
2、肠癌
广州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突破4.5%,位居全国第一。肠镜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诊断必需的方法。
建议:从4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检查结果正常者应该每5年进行一次复查。若检查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者,则需要进行处理,处理后1年需要复查肠镜,防止息肉复发。
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及遗传性非腺瘤性结肠癌的家系成员,建议进行基因筛查。筛查阳性者,按医嘱做肠镜,以筛查结直肠癌。
3、胃癌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李家亮指出,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5%,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
建议:有慢性胃疾病、40岁以上男性、有胃癌家族史者,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如发现胃息肉可以及时镜下切除。
4、肝癌
肝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慢性肝病史者(乙肝、丙肝)、有肝癌家族史者、酗酒者、重度脂肪肝的病人四大类。
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定期做肝脏CT检查。
5、鼻咽癌
鼻咽癌又称“广东癌”,它具有地区性,种族性和家族聚集性。广东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发病率最高。从种族上说,广府人发病率最高,比客家人、潮汕人和闽南人的发病率高1倍。从家族上说,鼻咽癌家族一级亲属的鼻咽癌风险比非鼻咽癌家族成员高4-10倍。
建议:EB病毒感染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应定期检测EB病毒。若EB病毒感染阳性,或者有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鼻咽癌症状,需进行鼻咽镜检查。
6、乳腺癌
乳腺癌已跃居广州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如何防范这一“红颜杀手”?李家亮再三强调:“所有成年女性,无论是哪个年龄段,每年都应进行乳腺的专科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癌是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命的最关键手段。”
建议:乳腺B超检查是40岁以内女性乳腺癌筛查的手段,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乳腺核磁检查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敏感性、特异性均达90%以上。
7、宫颈癌
早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90%以上,晚期宫颈癌5年生存率在20%左右。由于80%早期宫颈癌没有任何症状,中国绝大多数宫颈癌诊断时已经是晚期。
建议:25岁及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和HPV病毒检测,若HPV病毒检查结果阴性,每三年复查HPV感染。若女性存在高危HPV感染,每年进行复查。
专家介绍
李家亮:1999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获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医学免疫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助理,现任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预防与康复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