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生命做抵押,研究和寻找癌症康复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方法,实践'中国式控癌'。”
——徐克成
第16谈:癌症康复——卡塔尔朋友在“研究”
这是我第四次到卡塔尔的多哈了。这个波斯湾上高楼林立的明珠城市,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因为多哈回合谈判和中国加入WHO,曾给中国人留下不少的亲切感。
昨天凌晨5点到了多哈。卡塔尔航空无论是飞机,还是机上服务,绝对一流; 多哈机场,无论是规模还是装潢设施,也是绝对的世界之最。虽然机上只睡了几个小时,但一踏上这块富得满是“油”的袖珍之国,一种“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就兴致勃勃地想象着即将见面的老朋友。
接机的朋友一见我就说:“那位'研究'你的部长朋友在等你呢。” 他说的部长叫 Mohamed Bin Abdula,Alattia, 名字好长,我们就叫他穆罕默德。
三年前,我来卡塔尔,穆罕默德自己开车去机场接我,陪我去到最大的展览馆,观看世界各国的科技成果,又去卡塔尔最大的医院,受到院长和主要医生的热情接待,再陪我去到多哈老街,享受当地最风味的食品,说要让我认识“真正的卡塔尔”,整整陪了两天,最后,来到一家杂志社。此时,我才知道,他是这家杂志的真正老板,也才知道,他刚刚卸任国家政府一个部的部长,现在是总理顾问,再了解,才知道他是一个很大的富翁,在中东和世界,包括中国都有不少投资。
那么重要的一个人,却是那么低调,我说:“真不好意思,花费你……” 。他打断我,说:“不!我最担心的是你不让我陪你。”他看着我,说:“我崇拜每一个值得我崇拜的人,也高兴为我崇拜的人效劳。徐教授,我研究过你,你来之前,我就好好地研究了你的一切。”他紧紧拉住我的手,笑了,似乎有些诡谲。旁边的人也笑了。
“研究”,后来被许多朋友引用来描述我跟穆罕默德的关系。

作者和穆罕默德
这次来多哈,原本就要见穆罕默德,因为2个多月前,他曾给我发来邀请,请我去土耳其出席一大学的活动。在去到预先约定的医院访问、交流等程序性活动后,昨天晚上6点,我和同事准时来到一栋三层独立楼房前。走下汽车,门前树木围着的小道两边,坐着的六位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阔帽的男子一起站起来,一一握手,护着我们进入大厅。坐在沿墙正中沙发上的穆罕默德立刻站起,迎上来。我们热烈拥抱,先鼻子对鼻子,再左右面侠紧紧相贴。据说这是伊斯兰最热烈的见面方式。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三年未见面,这位天人不露真相的富豪,似乎没有任何改变。面孔红润,牙齿洁白,依然一身白色长袍白帽。帽子后面,还有一根长至腰际的黑带,据说这是身份的象征。我们相互问候,看对方手背皮肤,是否新添寿斑,又相互握手,比赛臂力。其实,他和我不在一个年龄段,至少比我小20岁。
“徐教授,你怎么保养自己的?”穆罕默德说,“我看了你写的书,不断在研究你。”他仍然在讲“研究”。
我们并排坐在沙发上。他说:“我研究了,非常同意你的癌症治疗理念。不仅要'消灭',还要'改造',就是康复。就像消灭恐怖分子,消灭以后必须修复,这个社会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康。我不赞成化疗,有时不是消灭癌细胞,而是促进癌细胞生长。”
我说:“化疗会有反作用。中国有句老话:狗急跳墙。就是打得越重,反弹越厉害。但化疗对某些癌肿是必要的,例如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癌等。化疗也有免疫调节作用。免疫细胞有两种,一种是促进免疫功能,杀癌细胞,一种是抑制免疫,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化疗可抑制后者。”
“我读了你们写的论文。冷冻是个好方法,既冻死癌细胞,伤害人体不大,又有冷冻免疫作用。”穆罕默德的话,让我十分惊异,他这位“外行”,连“冷冻免疫”他都研究了。我说:“部长,你真了不起,研究如此深!”

作者和穆罕默德的自拍
穆罕默德拉住我的手,一副十分认真神态,说:“教授,我要得到你的帮助。这是我研究你,也急于想再见到你的原因。”
穆罕默德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一所大学,已经开设了文学、工程等学院,尚缺医科。他不想按照传统模式设立课程,而是想用互联网+培养专科进修,首先教学肿瘤治疗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技术。他说:“你们中国互联网太发达了,我就是想用你们的互联网技术,将你们的治疗肿瘤模式传播出去。”
此时我明白了,2个月前的邀请,并非仅仅为了出席一个会议,原来他有深层次考虑。他说:“我是很认真的人。我除了看你、研究你的科普书,还研究了你主编的英文版《现代冷冻治疗学》,读了你们发表的论文,我认为你讲的癌症'慢性病''与癌共存''改邪归正''消灭加改造'等等,都是新观念。”他拿出一本在卡塔尔几年前出版的我写的《我对癌症患者讲实话》阿拉伯文版,说:“癌症康复很重要,70%的癌症病人需要。你们的中药很好。我的腿子痛了几年,是中药治好了。”

作者书阿拉伯文版《我对癌症患者说实话》
电视台和当地最大的一份报纸记者早就在等候。记者将摄影镜头对准了他,让我坐在他身边。记者问:“你怎样评价徐克成教授和复大肿瘤医院的治疗模式”?为什么采访这个主题,我不清楚,也许想帮助我,也许想澄清社会上不同议论。
穆罕默德先讲和我认识过程,再将他怎么看待癌症、冷冻治疗、癌症康复。他讲的是阿拉伯语,我隐约听出,他主要在赞美我们的理念和策略。他拉住我紧靠着他,对着镜头说:“我研究了徐教授,我要传播他的想法和成功。我相信徐教授一定会支持我!” 他离开镜头,对我低声说:“就在大学开设你的课程吧。”
我无法马上承诺,但我十分欣慰:外国人“研究”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中国,在研究中华文化。文化是友谊的根基。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让世界多一分了解中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今天下午,离开多哈前,一位政府官员赶来酒店看我,一番交谈后,他说:“徐教授,我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能回答吗?”我正在惊讶时,他说了:“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那么有成效?”
我反问他:“我真希望外国记者朋友讲这个问题。你说呢?”
“我研究了中国好长时间了。关键是你们的思想、观念在变,在变革。你们谋求的是发展、和平。”他说完就站起来,让秘书给我们照相,告别时,握手好长时间,最后说:“我们期待你们,期待中国!”
2017年10月18日星期三
写于多哈机场
专家介绍

徐克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前主席,国家“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国“时代楷模”,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主席,第五届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