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能治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这是真的!”2019年6月1日由著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学家汤钊猷主评,多位医学界著名学者和临床实践家共同参与完成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在广州阳光酒店举行新书发布会。
“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肿瘤诱导分化”开创者王振义院士,小肝癌研究奠基人汤钊猷院士,“抗击非典”英雄、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从不同角度评述了氢气控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可行性,对这一新兴技术给予了热情支持。
“有关氢气与癌症的专著,此书是第一本。”吴孟超院士评价:这是肿瘤康复的一场颠覆性探索。据悉,《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全书约25万字,从氢分子生物学、氢气医学的创建,讲到氢气如何维护健康,进而介绍氢气控癌的科学基础,再到实验证据、“真实世界”病例调查、典型病例和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氢气控癌”故事,以及作为“第三眼”的媒体人的客观观察和描述。
此外,该书的三位共同主编吕有勇、吴沛宏和师建国教授,以及为书作序的王小宁教授和尹芝南教授,均是我国医学界的著名学者和临床实践专家,他们敢于走出“传统”,接受和研究新兴的学科。主审孙学军教授是我国最早研究氢分子生物学和氢医学的专家,对“后来”的“氢气控癌”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成为本书一大亮点。
徐克成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将“氢气控癌”定位于“康复”,不是“治疗”。目前,在“处理”癌症的全过程中,氢气不是“主力”,是“辅力”,不是去“占台”,更不是“拆台”,而是 “护台”、“补台”。为了让患者活下来,首次治疗十分重要,恰当康复至为关键。不希望读了本书的患者放弃“主台”治疗。当下,将氢气列为“治疗后康复”“居家康复”,或者说“氢气保健”,将是对这种“天然之气”“生理之气”在大健康概念下一种较恰当的评价。
《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新书发布会上,现场宣读了吴孟超院士、王振义院士的贺词。新书主评者、我国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学家汤钊猷作了“创造中国新医学”的主旨演讲。
因公未能前来的钟南山院士以“氢医学建立和前景”为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送给大会。钟南山是我国最早开展氢医学临床研究的专家,他认为:氢分子医学在中国前景广阔,《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是首次对这一领域“真实世界”的探索,也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尝试,他对书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他特别提到,新书“82例进展性癌症吸氢患者随访报告”中,Ⅲ期患者持续吸氢后稳定率达到84%,Ⅳ期患者持续吸氢后稳定率达到49%,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
在随后的氢医学癌症康复论坛上,来自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的钱伟博士,报告了一例晚期转移性胆囊癌吸氢后康复的个案,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73岁胆囊癌女性患者,T3N1M0 ⅢA期。肝门部、胰头多发淋巴结转移;肠梗阻无法进食;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2型糖尿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子宫切除术后状态。无法行抗肿瘤治疗,只能对症支持,并一度下达病危通知。2018年10月,患者家属自行协调一台氢氧雾化机,每天吸8个小时。两个半月后,患者胆囊肿瘤缩小了2/3,肝转移瘤缩小,肿瘤指标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能进食,能走路,精神饱满,2019年1月顺利出院。3个月后返院复查,肿瘤继续缩小,肿瘤指标保持正常。目前病人状态良好,生活自理、行动自如、体重增加。
本次新书发布会暨氢医学癌症康复论坛,由暨南大学、羊城晚报出版社主办,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国际临床氢医学学会承办。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广州复大肿瘤研究所协办。
1、氢气控癌的“真实世界”调查
近一年多来,徐克成都在认真专注于一件事情——研究氢气控癌。他介绍,氢是一种强有力的选择性抗氧化剂。它破坏的只是坏的自由基,对好的自由基秋毫无犯。它还能抗炎症,炎症是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此外,它还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保护细胞线粒体。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癌症等一百多种疾病都有积极的作用。用氢气控癌,符合“ABC原则”,即有效(available,A)、简单(brief,B)和便宜(costless,C)。
1975年美国Dole M等在Science上报道了氢气对治疗癌症的作用;2007年日本Shigeo Ohta (太田成男)等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论文,报道了氢分子能改善脑梗死,具有选择性抗氧化的作用。近年来,各国专家学者在氢气与人体内环境、细胞学、基因学、信号传递、疾病模型、人类疾病、治疗相关性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诸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于已观察和报道的氢生物学与医学方面的意义,我国多家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已对氢气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
“作为临床医生和肿瘤研究者,最为重要的是亲自看到病人,了解病人的整个病史、感受获得各种临床证据。”为此,徐克成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访“氢”之旅,走访了国内外20多个市,对过去几年内“居家”吸氢的癌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访问,又在工作室内对自愿吸氢体验的数百名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观察。
“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一些常规治疗失败或难以进行的进展性癌症患者,在吸氢后有了明显‘康复’,有的甚至‘效果神奇’!”他和团队将这些真实个案记录下来,并完成了《氢气控癌的“真实世界”调查: 82例进展性癌症吸氢患者随访报告》收入到书中。
2、院士有话(节选自《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院士评述)
汤钊猷院士:氢气控癌,我确信不疑
对于氢气控癌,徐教授给我看第一个病例时,我半信半疑,当我看到近50例时,我确信不疑。癌的诊断是明摆的,消灭疗法也已用尽,但仍难控制,吸氢数月,肿瘤仍在,病人却恢复常人生活,像换了一个人。为此我确信氢气有一定的控癌作用。
诚然,任何新鲜事物都会诱发不少“问题”:一开始我曾问,到底是氢气起了作用,还是氧气起了作用(水电解后产生两份氢气一份氧气);吸氢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用;吸氢的有效率是多少;吸氢有效是什么机理;吸氢有没有副反应;吸氢的远期疗效如何;等等。看了这本书,大家知道有些已有答案,但大量还在研究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氢气治疗癌症在1975年便已见于顶尖杂志《科学》(Science),2007年《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报道氢气的抗氧化作用,然而并未引起广泛重视。世间因忽视偶然事件而让重大发现“擦肩而过”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也许和人们认为对付癌症只有“消灭”才是正道不无关联。对付癌症的战略需要有观念的更新,癌是机体“内乱”,不同于传染病的“外敌入侵”,光“消灭”不够,还要“改造”。《氢气控癌》所以能够问世,关键不正是将“杀癌”改为“控癌”吗?
为此我郑重推荐这本书的出版,相信将使癌症病人受益,使医生有所启迪。
吴孟超院士:这是肿瘤康复的颠覆性探索
参与编写本书的作者来自著名大学、医院,不乏著名专家,显示氢气控制癌症这一主题已经受到广泛重视 。我国氢分子生物学和氢医学的研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一定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还要“文化自信”,抓住机遇,认真研究和实践。相信随着氢科学尤其氢能源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项目,氢医学必然迎来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手术、放射治疗是局部消除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但其毒性和最终耐药,不可能作为康复手段。氢气的高度安全性、对癌细胞和对机体各系统的作用以及使用简便,使其可长期甚至终生应用。这是肿瘤康复的一场颠覆性探索。
有关氢气与癌症的专著,本书是第一本。做任何“ 第一”次的事,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衷心希望我们学术界采取支持、宽容的态度,给予帮助、纠正和完善。这也是本书主编希望我转达的心愿。
我祝贺本书的出版,更希望本书的问世推动氢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王振义院士:这是肿瘤康复的革新性课题
氢气,一种天然气体,早在40多年前,美国学者就报告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这篇报道虽然发表在非常著名的《科学》杂志上,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氢”太简单、太普通,似乎普通的东西难上大雅之堂。上世纪90年代我国山东的一位中学教师就提出氢气能抗氧化抗炎症,并预测可以抑制癌症。他的看法和研究成果在1999年在某大学学报上发表,但也许就是因为作者不是大“名人”,以致很快就被人忘记,也没有受到大人物的“提携”。这应该是一历史的遗憾。
徐克成教授主编《氢气控癌》,记录了他和他的团队登门随访“居家吸氢”的癌症患者情况。一个个癌症患者,多数失去了“常规”治疗的可能,但在“吸氢”这种看似十分简单的治疗下,竟然改善了,活下来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循证医学研究,但患者活下来,有的竟然非常有生活质量的活下来,“与癌共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本书记载的这些“真实世界”事实。氢气控癌,虽然是一个新课题,但是一个特别值得努力探索的革新性课题。
我高兴地向读者推荐《氢气控癌》,也希望我们的专业人士从这本书得到启示,去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十分年轻的氢医学。
钟南山院士:这是值得赞赏的“真实世界”探索
氢分子医学或称氢医学,是新兴的学科。鉴于氢分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特别其高选择性(仅中和毒性活性氧自由基)、高弥散性和高安全性,因此受到广泛重视。肿瘤的生成和发展与慢性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氧化应激引起炎症,慢性炎症又促进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加剧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和炎症均可引起细胞核DNA损伤和基因突变,或损伤线粒体,引起能量代谢异常。这些异常不断累加,可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因此,应用氢气控制癌症,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目前,已有不少实验表明,氢气对癌细胞的生长、运动、侵袭性,具有抑制作用。
徐克成教授主编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报道了近百例“居家”吸氢(氢气 66%、氧气34%)的癌症患者的随访结果,同时以故事形式陈述了吸入这种氢氧混合气体后 取得效果的许多个案。他们中多数是失去“常规”治疗机会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吸入后,有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有的变为“稳定”。这是首次对这一领域“真实世界”的探索,也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尝试。
癌症治疗是一全球性挑战。对于“氢气控癌”,期待开展更多的实验研究,并尽快转化为临床研究。氢气吸入至少可用于以下方面:
第一,作为癌症的辅助治疗。正如本书所说,是“护台”(主流治疗),不是“占台”,是“补台”,不是“拆台”。例如肺癌,氢气是否可以推迟靶向药物的耐药?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已有研究表明,氢气在减少化疗副反应的同时,不影响其治疗作用。
第二,作为癌症的“替代”治疗,主要用于各种治疗失败或不能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本书中有些吸氢治疗成功的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要重点研究几种癌症,从氢气剂量、给药方式和最适时间或疗程等方面,开展“真实世界证据”(RWE)或随机对照研究。
第三,用于对症处理。睡眠、食欲、疲劳和疼痛,虽然不是癌症独有,但却是困扰癌症患者的主要问题。鉴于氢气对全身各个系统均有正面影响,因此用其改善全身状态应是很好策略。
第四,用于“未病先治”。这里包含癌症的预防,将癌症的治疗向“前”推移,特别对那些“高危人群”,例如有家族史、长期吸烟或在污染环境下工作者;也包括已接受有效治疗而预防复发(第3 级预防)者。本书提出“居家康复”符合“大健康”的内涵。(通讯员:林泓、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