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胆囊癌女性患者,T3N1M0 ⅢA期。无法行抗肿瘤治疗,只能对症支持,并一度下达病危通知。2018年10月,患者家属自行协调一台氢氧雾化机,每天吸8个小时。两个半月后,患者胆囊肿瘤缩小了2/3,肝转移瘤缩小,肿瘤指标恢复正常。2019年1月顺利出院。3个月后返院复查,肿瘤继续缩小,肿瘤指标保持正常。”
在氢医学癌症康复论坛上,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钱伟博士报告了一例晚期转移性胆囊癌吸氢后康复的个案,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6月1日,由著名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教授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外科学家汤钊猷主评,多位医学界著名学者和临床实践家共同参与完成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在广州举行新书发布会。“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肿瘤诱导分化”开创者王振义院士,小肝癌研究奠基人汤钊猷院士,“抗击非典”英雄、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院士,从不同角度评述了氢气控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可行性。
徐克成教授:氢气控癌定位于康复,不是“治疗”
徐克成教授强调将“氢气控癌”定位于“康复”,不是“治疗”。目前,在“处理”癌症的全过程中,氢气不是“主力”,是“辅力”,不是去“占台”,更不是“拆台”,而是 “护台”、“补台”。为了让患者活下来,首次治疗十分重要,恰当康复至为关键。不希望读了本书的患者放弃“主台”治疗。
中国“氢分子医学第一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告诉记者,氢气治疗作为医疗应用手段正在进行研究,需要做更多的双盲试验。他提醒市民,氢气控癌可能有效,但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而不要盲目放弃其他规范治疗方法。
据悉,《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全书约25万字,从氢分子生物学、氢气医学的创建,讲到氢气如何维护健康,进而介绍氢气控癌的科学基础,再到实验证据、“真实世界”病例调查、典型病例和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氢气控癌”故事,以及作为“第三眼”的媒体人的客观观察和描述。
钟南山院士:这是值得赞赏的“真实世界”探索
钟南山院士表示,应用氢气控制癌症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目前已有不少实验表明,氢气对癌细胞的生长、运动、侵袭性具有抑制作用。徐克成教授主编的《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报道了近百例“居家”吸氢(氢气 66%、氧气34%)的癌症患者的随访结果,同时以故事形式陈述了吸入这种氢氧混合气体后取得效果的许多个案。这是首次对这一领域“真实世界”的探索,也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尝试。
王振义院士表示,《氢气控癌》记录了徐克成教授和他的团队登门随访“居家吸氢”的癌症患者情况。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循证医学研究,但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本书记载的这些“真实世界”事实。氢气控癌,虽然是一个新课题,但是一个特别值得努力探索的革新性课题。
吴孟超院士认为,有关氢气与癌症的专著,《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是第一本。癌症是一种全身性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氢气的高度安全性、对癌细胞和对机体各系统的作用以及使用简便,使其可长期甚至终生应用,这是肿瘤康复的一场颠覆性探索。
汤钊猷院士表示,对付癌症的战略需要有观念的更新。癌是机体“内乱”,不同于传染病的“外敌入侵”,光“消灭”不够,还要“改造”。《氢气控癌》所以能够问世,关键正是将“杀癌”改为“控癌”。
本次新书发布会暨氢医学癌症康复论坛,由暨南大学、羊城晚报出版社主办,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广东省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国际临床氢医学学会承办。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国际生命科学基金会、广州复大肿瘤研究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