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将目光转向“创业”,医生集团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政策利好。什么医生适合“走出去”?走出去后该如何发展?2017年5月12日,在第十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上,牛立志等多位从公立医院“走出去”的医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体会。
牛立志院长是较早一批走出“体制内”“创业”的先驱者。他曾经是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心外科医生,15年前,他从部队自主择业,选择了一家民营医院——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随后成为该院院长、国际冷冻治疗协会的副主席。
医生集团就像“包工队”
站在台上的牛立志博士今年50岁,他不仅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纳米刀首席专家,还是暨南大学的硕士生导师。自2002年自主择业选择“走出去”后,经过15年的奋斗,牛立志现在可谓是很多医生眼中的“成功者”。
如何看待目前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医生集团”?牛立志比喻:“我理解的医生集团就像一个包工队。”去年以来,医生集团在国内迅速增长,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大小医生集团300多家,医生集团在盘活医疗资源、改善医疗生态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医生集团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医生集团的“落地”受配置、政策、资金等各面因素的影响,仍然只停留在“概念”的层面,如同漂浮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
但患者的就诊服务却是实打实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不仅是找到医生问诊,还有后期的手术、护理等一系列后续治疗,都要求医生集团有相应齐备的配置。因此,有些医生集团多会选择与其他实体医疗机构合作。这就好比一个“包工头”。
然而,这种运作模式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因素也容易造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与风险,医生与患者在整个就诊模式的流程与衔接中容易产生问题。
“医生集团”必须落地才能得到好的发展。牛立志表示:“医生一定要有自己的'归宿',或者说平台。再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才能真正把医生集团做起来,做强。”进军实体医疗或许才是医生集团未来的趋势。“我不认为医生集团在中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但如果医生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医院,这会是一个未来的方向。”
什么医生适合“走出去”?
但什么医生适合“走出去”?走出去后应该如何发展,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从最初从公立医院“走出来”,到后来在民营医院成为院长,牛立志把当初“走出来”的原因归功于徐克成教授。
“其实我可以选择去大的公立医院,就是因为我看到了徐院长写的一本书《消化病学》,他一个教授自己办了一家医院,他的精神感染了我。”从一开始的20张床位做起,到发展成现在两个院区共400张床位的医院集团,牛立志谈起他一路走来的历程时感概万千。
新医改下,从国家到地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组建医生集团等都被写入政策,对于医生开办诊所、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的限制也正逐渐放宽。越来越多的人在观望:医生们走出去是否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对此,牛立志建议:“如果你在公立医院,事业好、待遇不错,不要走,留在那里;如果事业发展不顺,待遇又不好,走出去还有机会。现在社会大环境和国家政策都越来越宽松,外资医疗企业和民营医院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评价一家医院的实力?
目前国内民营医院数量庞大,但好的民营医院却凤毛麟角,这需要自己甄别。“要了解医院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是否与自己一致,如果医院只想让你赚钱,这样会影响职业心态,也会逐渐让你失去做医生的理想和情怀,所以要慎重。”
如何评价一家医院的实力?牛立志认为,可以从医生的科研方面入手。一家医院最核心的应该是医生的技术能力,医院的医疗水平如何,应该要看医生的水平。医生的水平从何而来?
有许多打算从体制内“走出去”的医生表示,他们之所以想“走出去”,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堪公立医院的绩效压力,没有论文就评不上职称。而民营医院似乎对医生的论文要求没有公立医院苛刻。但牛立志的经验却恰恰相反,他创业的这些年,越来越觉得科研太重要,“科研工作是民营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
民营医院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应该有自己先进的技术水平,走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发展之路。要想获得先进的技术水平,就得提升科研实力。
牛立志博士介绍,以纳米刀技术为例,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自美国FDA批准此技术后,便率先从美国引进了该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动物实验,撰写了国内第一本纳米刀医学专著,发表了第一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开展了中国第一台纳米刀治疗术。
迄今为止,牛立志博士在 Pumed 上的SCI论文达59篇,中文核心期刊共159篇。“公立医院做不到的,我们医院做到了,这就是科研的重要性。”牛立志说,“中国的医院和医生应该开阔视野,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去,这是中国医疗界未来要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