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7日,对于徐克成大夫来说有特殊意义。四年前的这一天,在卫生部举行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他被授予中国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表彰他在抗击癌症事业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耀眼的光环并未拉开徐克成与病人的距离,这位76岁高龄的医者,仍奋战在临床一线,因为对他而言,患者的康复是最大幸福与快乐;最高的荣誉也未让他停下追逐的步伐,为了救治更多患者,他依然在医学领域不断接受挑战。
为救治患者,不断挑战“不可能”
徐克成说,他很喜欢看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而在他5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他也不断在接受挑战。
2003年8月,年逾六十的徐克成遵循原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的嘱托,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在他的带领下,医疗团队挑战了一个个“无法治疗”的医学判决,丹麦的郭林、沙特阿拉伯的娜娜、马来西亚的亮亮……一个又一个处在死亡边缘的肿瘤患者在这里获得新生。徐克成和他的战友也一次次因患者的“死而复生”而欢欣鼓舞。
2016年3月25日上午,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士走进徐克成的办公室。她姓林,29岁。她告诉徐院长,她并没有怀孕,而是肚子里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
看到林女士的检查结果,徐克成很震惊,林女士腹部的肿瘤很大,几乎占满她整个腹腔。腹腔内的脏器都被严重挤压,导致她出现呼吸困难,输尿管因肿瘤压迫出现排尿不畅、肾积水,肾功能已经出现损害,下肢也因腹部肿瘤的压迫而水肿明显……
“徐院长,好多家医院都认为我不能手术了,恳求你们救救我,我想活下去!”
看着眼前这位腹腔巨大肿瘤患者,徐院长又想起复大近年来成功救治的腹部巨瘤患者,细妹、冰冰……他决定再次挑战“不可能”,全力以赴救治她。
4月20日上午8:00,林女士被送进了手术室。十几人组成的手术团队,经过八个小时奋战,切除的最大肿块重达6.1公斤……这些数据,代表的是一条鲜活生命的回归。
曾“身怀”巨瘤的林女士经过复大的精心治疗康复了。出院时,她特意换上连衣裙,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穿上裙子啦!”看着这位获得新生的美丽姑娘,徐院长笑得很开心,他再次感受到身为医生的幸福感。
2016年3月,复大收治了马来西亚8岁女孩艾琳,她左腿有一个巨瘤,周径达61.5厘米,吉隆坡医院诊断为“黏液样梭形细胞肉瘤”,当地医生说“无法治疗”,建议截肢。艾琳的父母断然拒绝了截肢方案,他们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复大。
为救治艾琳,专家组多次会诊,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截肢,二是尽可能切除肿瘤,保存肢体……讨论、争议,最后形成共识:充分准备,尽快手术,千方百计,切瘤保肢。
2016年4月1日,一场生命和死亡博弈、挑战“不可能”的手术开始了。手术团队经过六小时手术,成功为艾琳切除了左腿上近八斤的巨瘤,不仅保住了女孩的左腿,也保住了她的生命。
4月30日,徐克成到马来西亚回访患者。在怡保,上百人齐聚艾琳的家,庆祝她的新生。艾琳笑容灿烂,她倚偎在徐院长怀里说:“Grandpa,thank you!我爱你们!”
2016年8月,复大肿瘤医院成功为一名89岁高龄的菲律宾患者做了胰头癌纳米刀消融术,这是目前文献记载的年龄最大的胰腺癌纳米刀消融病例。复大再创一项“世界纪录”。
徐克成感慨地说:“医院要发展,就要走一条不同的路,这条路就是——人家不敢想的事,我们要去想;人家不敢做的事,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去做。”他同时强调:“我们挑战不可能,前提是在安全的基础上,这个安全是建立在对学术的追求,是在专业、缜密的基础上实施的。”
为患者延续生命,改变固有治疗理念
2006年,一辈子战斗在抗癌第一线的徐克成自己患上了胆管细胞性肝癌,他保持乐观心态,积极治疗。如今11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名战胜癌魔的强者。这一独特的经历,也使他对狙击癌症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产生了新的思路。
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是肿瘤传统治疗的“三板斧”。然而,这三种治疗方式只对少部分病人产生效果。近年来,基因学和蛋白质学的研究,催生了大量针对癌细胞的靶向药物,但癌症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
徐克成说:“治疗癌症,硬道理是让病人活下来。”自身的患癌经历以及多年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促使他写成《与癌共存》一书。
2016年6月,《与癌共存》一书正式发布。徐克成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人们认识到: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癌细胞不可能斩尽杀绝;癌症也并不可怕,只要拥有良好心态,秉持正确理念,采用创新策略,接受合适的方法,就能与癌“和平共处”。
在临床治疗中,徐克成和他的团队强调“消灭”与“改造”并举,通过传统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和新兴治疗(消融、血管介入)相结合,破坏型治疗(手术、放化疗、消融)和控制-维持性治疗(免疫)相结合,传统医学(中医、自然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以求让癌症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让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
从医五十余载、一直是跟肿瘤打交道的徐克成对幸福的感受很深:“幸福是什么?对于医生而言,就是帮助患者跟病魔搏斗,那种获得胜利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