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29日,第三届ACTA(亚洲肿瘤消融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大会不仅吸引了中、日、韩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十多个亚洲国家的300多位代表,更邀请到欧美国家的肿瘤消融专家。中国有50多位专家应邀出席大会,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等八位中国专家应邀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主席由韩国的Rhim教授、中国的吴沛宏教授以及日本的Tanaka教授担任。大会围绕“迈向精准消融”的主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这次大会代表着亚洲肿瘤消融界的最高水平,包括了医生的培训教育,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等常见肿瘤的多种精准消融技术的运用,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左起: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匡铭副院长、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吴沛宏教授、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
大会有60多场讲座,其中,中国有八位教授做了大会发言,他们分别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吴沛宏教授、范卫君教授、张福君教授、黄金华教授,301医院的梁萍教授,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的匡铭副院长、谢晓燕教授,以及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
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做主题演讲
牛立志院长在大会上做了肿瘤冷冻消融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复大肿瘤医院十多年来8000例肿瘤冷冻消融治疗的经验,这是世界上目前肿瘤冷冻消融经验最多的病例报告,引起了包括美国David Lu教授等参会专家的浓厚兴趣和评价。David Lu教授说:“听了你的发言,你们有很多数据可以总结和发表。”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是世界冷冻协会的主席单位,同时是亚太肿瘤冷冻消融培训中心,迄今已有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台湾、香港以及内地40余家医院的医生到复大进行冷冻治疗学习和培训。来自长庚医院等六家台湾医院的十位医生将于下月27号来复大进行冷冻治疗培训。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进亚洲肿瘤消融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据悉,第四届亚洲肿瘤消融大会将于明年在广州举行。届时,中国医生一定能够更全面地展示我们的实力和水平,带领亚洲肿瘤消融技术迈向世界前沿。
牛立志院长的参会笔记
第三届ACTA(亚洲肿瘤消融大会)于10月27-29日在韩国最大的医院Asan Medical Center 举行,中国有50多名专家参会,八位中国专家应邀在大会上做主题演讲,中山医王军博士撰写的《纳米刀消融治疗胰腺癌》一文获得了大会最佳文摘奖。
1 会前教育会
韩国的kim教授介绍了肝癌影像诊断的进展;台湾黄凯文介绍了不同消融技术的差别;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范卫君教授讲解了消融并发症的预防;日本Nouso教授讲解了如何做到完全无复发的肿瘤消融。
因为消融门槛低,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开展消融,但效果差别很大。Nouso教授指出,首先,术前要知道肿瘤消融复发的高危因素,通过超声、造影、3D CT/MRI、影像融合技术、术前碘油造影定位技术等,明确肿瘤的边界,保证消融边界完全覆盖肿瘤。
同时,通过人工胸水、腹水、气囊隔离、胆道插管冷循环灌注等多种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完全消融肿瘤的同时,保护重要器官,避免损伤。对于适合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的病例应该给外科,而不应勉强做不完全的肿瘤消融治疗。据估计,中国已经有6000多名医生开展肿瘤消融治疗,如何争取做到无复发的肿瘤完全消融,Nouso教授的建议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 东方与西方消融现状与对比
日本Tanaka教授介绍了亚洲肿瘤消融的现状。亚洲在世界上最早开展肿瘤消融治疗,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开始了酒精及微波消融治疗,日本Souitsu教授、中国301医院董宝伟教授最早报道了微波消融的研究,但因为微波消融的质控、仪器、保险等原因,亚洲国家目前最多使用的是射频技术,重点研究在肿瘤精确消融领域。
美国David Lu教授介绍了西方消融的现状。他指出,为了达到精确的完全消融,美国医生采用“全部上”的方法,亚洲医生往往精通一项技术,并把它做到极致。而美国医生则同时拥有多种肿瘤消融技术和设备(联合运用微波、射频、冷冻、IRE、酒精等),并同时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包括导航、人工胸水、腹水、气囊隔离、胆道插管冷循环灌注技术等)保护重要器官,他们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联合作战。
随着第三代微波消融仪器的出现,肿瘤的消融效率和精确控制都得到了提高。在美国,微波消融已超过了射频的运用。
3 肿瘤消融对比手术切除
在3厘米以下的肝肿瘤治疗方面,消融与手术的效果是一样的,这已得到专家的共识。但对3-5厘米的肿瘤消融对比手术的效果如何呢?日本的Shiina教授介绍,目前有四个大型的RCTs研究,对比手术和射频消融对3-5厘米肿瘤的治疗效果。其中三个研究显示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别。一个采用米兰标准入组病例的研究显示,手术切除优于射频消融。
Shiina教授指出,随着新型消融能力更强的仪器(如第三代微波消融仪器)的出现,消融的效果会越来越等同于手术。同时考虑到病人的年龄、经济以及较轻的副作用,肿瘤消融技术应该得到更多的推广。301医院的梁萍教授报告了中国九家医院1492例病人的微波消融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了97.9%的肿瘤完全消融效果,令人瞩目。
4 精准定位
精准定位是肿瘤消融的前提,目前,日、韩、中国台湾等在肿瘤消融治疗中,更多地采用超声造影、图像融合等技术,做好准确的术前定位,即刻疗效评价,达到肿瘤精准消融的目的。日本的Kuda教授及中山大学附属一院谢晓燕教授等介绍了新型超声造影剂及弹力超声等新技术,来达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准确评价。特别是在有肝硬化结节存在,常规超声、CT肿瘤影像学边界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些新技术有助于精确定位。
5 “No Touch”技术
日本的Yuko教授是一位外科医师,他讲到如何把消融做到像外科手术一样彻底,就是“不接触肿瘤”的消融技术,避免穿刺肿瘤引起肿瘤扩散。他们采用射频多针肿瘤边缘布针的方法进行肿瘤消融,达到不刺激肿瘤的目的。同时,进行肿瘤供养血管的消融,减少肿瘤扩散的机会。
台湾台大医院与法国共同开展了“No Touch”技术研究,也在大会上做了介绍。核心问题就是强调消融针不接触肿瘤,边缘多点布针,遵循外科“No Touch”手术切除理念。
6 多种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前,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肿瘤消融的主流技术,冷冻、IRE、酒精也被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各项技术都在发展,各有优缺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吴沛宏教授介绍了以消融为中心的多学科治疗理念,特别是与免疫治疗的结合,提高病人的整体生存率。
吴教授介绍了一个20年前他做的病例,至今生存,令人难忘。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的匡铭副院长介绍了消融和免疫治疗的现状,指出免疫治疗和消融治疗的结合,是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黄金华教授介绍的大肝癌加盐酸消融治疗技术,是这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张福君教授在大会上介绍了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国医生创新性地将放射性粒子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引起了专家们浓厚的兴趣。
本人介绍了复大肿瘤医院十多年8000例肿瘤冷冻治疗的临床经验,也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值得重视的是,我们的临床科研设计、治疗规范、数据收集、效果随访等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医生做了大量的临床病例,但如何从临床治疗转向临床研究,是我们今后要面临的挑战。
总结
本届ACTA会议的成功举办,提高和促进了亚洲肿瘤消融治疗的水平。此外,ACTA会议还有一个任务——教育项目,邀请亚洲优秀的肿瘤消融医生义务到医疗欠发达的地区,帮助开展和培训肿瘤消融技术。中山大学附属一院的匡铭副院长将作为中国第一位培训医师,到哈萨克斯坦对当地医师进行肿瘤消融技术的培训。希望更多的中国专家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促进肿瘤消融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惠及更多病人。
扫描关注: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