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上午,徐克成教授《与癌共存》新书发布会暨新书捐赠仪式在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孙庆聚、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宣部新闻局原副局长张文祥、原卫生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黄殿龙等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徐克成《与癌共存》新书发布会上发言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暨南大学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主办并得到广东省红十字会复大博爱基金支持,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健康报、健康时报等二十多家媒体记者与会报道。
他是战胜癌魔的强者
据调查,我国每天有新发癌症患者8550人,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如今人人谈癌色变。徐克成教授行医50多年,从上世纪70年代母亲患癌去世开始,他就决心向癌症挑战。2001年,徐克成创办了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将中晚期恶性肿瘤作为主要治疗对象,以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创新,在国内率先引进氩氦冷冻技术,开展以冷冻消融(CSA)、微血管介入疗法(CMI)和联合免疫疗法(CIC)为主导的“3C”治疗模式。
从医院创办至今,徐克成院长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救治了众多家境困难却命悬一线的癌症患者,使他们重获新生。徐克成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还被中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及2015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然而,一辈子战斗在抗癌前线的徐克成,却在2006年患上了胆管细胞性肝癌,但他保持乐观心态,积极治疗,如今10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个战胜癌魔的强者。他的患癌经历以及多年癌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促使他写成《与癌共存》一书。徐克成教授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人们认识到:癌症是一种慢性病,癌细胞不可能斩尽杀绝;癌症也并不可怕,只要拥有良好心态,秉持正确理念,采用创新策略,接受合适的方法,就能与癌“和平共处”。
三大院士:赞赏治癌新思路
《与癌共存》是徐克成教授的心血之作,他联系自己癌症治疗的实践和经验,剖析癌症的真相和奥秘,让患者从中获得指引,并对奋斗在癌症治疗前线的医生们提供了一些创新理念。
这本富有实践意义的书,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汤钊猷院士的充分肯定,三位院士分别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三大院士齐为徐克成教授和他的新书点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与癌共存”应该成为治癌新理念,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我一直对徐教授临床治疗癌症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兴趣,也替他高兴,本书应该向临床医生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徐教授倡导的治疗策略和措施,是实践“与癌共存”理念的具有革新意义的创新。
在徐克成《与癌共存》新书发布会上,蔡平代表吴孟超院士发言时说,吴老对徐克成教授在专业上的贡献予以肯定。让吴老十分钦佩的是,徐教授是一位始终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的实践者,他悬壶济世的慈爱之心和不断追求的前瞻性思维,尤其是身患癌症以后,仍锲而不舍,勤于奉献和创新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同行的楷模。徐教授将临床工作中的病例,结合当今治疗癌症的新理念,撰写成一篇篇短文,发表在媒体上,感动了不少患者和关注癌症的人士。今又汇编成书,并取了一个贴切的书名《与癌共存》,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吴老认为,'与癌共存'这个观点应该成为指导临床的策略。
殷大奎:“与癌共存”理念值得推崇
在徐克成《与癌共存》新书发布会上,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三次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我跟徐克成教授认识了十几年,他是国内知名消化科专家,也是肿瘤治疗专家,是民营医院的杰出代表。我专门组织一些民营医院的院长到复大肿瘤医院学习和参观,采访过他们医院的一些病人,深受感动和教育。”
殷大奎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性,关键是在于我们怎么样调节好机体的功能,维持好免疫功能的正常。癌症就是大量的细胞突变形成主体,我想这就是徐院长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传统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条路越走越窄。比如肝癌患者不能把整个肝切掉;化疗不分敌我,好的坏的细胞都杀;放疗,不管好坏细胞一起放射杀掉。要知道,肿瘤细胞会通过淋巴转移,是没有办法全部消灭掉的。我们要依靠免疫,要让坏细胞不再发展。“'与癌共存'这个观念告诉我们,癌症是可控、可治的。徐克成教授患胆管细胞癌已经十年了,我建议广大的肿瘤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正规的治疗来对付癌症。”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宣传处处长姜雯在发言时说,很高兴有机会参加徐克成教授《与癌共存》的新书发布会。徐克成教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的事迹、他的精神鼓舞了很多医者和患者。《与癌共存》是一本传播爱心的书,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肿瘤患者可以与狼共舞、与癌共存。
广东省卫计委政研会常务副会长亓玉台表示,徐院长是广东医生精神(珍爱生命、团结进取)的践行者,徐院长和他的团队在抗癌斗争中创造了很多奇迹。他本人患有胆管细胞癌,生存率很低,徐院长抱着向死而生的态度,像农忙季节的老人一样,忙着耕耘,不停地工作,出版了七部医学书,他还开了一个徐克成诊室,为肿瘤患者诊治。他联系了省委领导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使得广东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复协会不断发展壮大。他几乎天天奔波在医疗前线,与复大团队打造医疗高地,打造人文医学。
同行:此书点燃珍惜生命的希望之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与徐克成教授相识相知二十多年,他动情地说,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与癌共存》出版发行。为何这样一本书犹如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那样受到关注?当我一口气读完徐克成教授寄来的书,许多故事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书中描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不仅平凡而感人,更有爱心与智慧。在这本书中,徐教授以自己的铭心感受,展示给读者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与癌共存的观点是在道德和天地境界高度对自然与生命的探究。患者读到这本书时,将点燃珍惜生命的希望之光;医者读到这本书时,将反思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科学家读到这本书,将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创造力和勇气;社会大众读到这本书,将把爱心和温暖撒向人间。
徐克成教授的行医之道是由许多真实的故事组成的,医道乃科学与艺术之结晶,前者靠知识,后者用智慧与爱心。白求恩大夫是他在这些故事当中的唯一角色,也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价值观的体现。书中一个个典型病例告诉我们,医疗技术的进步是靠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仁心结伴才能创造和发展医学健康事业。
徐教授《与癌共存》这本书是用知识、智慧、胆识和良心写成的,医生治病救人,犹如为禾苗除草,万不可掉以轻心,更需要谨慎对待。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已有的癌症发病理论假说和传统的治疗方法做新的思考与实践,我们的任务是解码生命,保护健康,实现患者、医者和社会受益的最大化。
患者:与癌共存不是梦
在徐克成《与癌共存》新书发布会上,一位花季少女格外引人注目。她叫小凤,今年18岁,是复大肿瘤医院一名肿瘤患者。她回忆说,2014年她腹部胀痛,还摸到一块硬硬的肿块,和爸妈到城镇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肝癌,她感觉天要塌下来……“徐院长是我的救命恩人,是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徐院长,感谢复大肿瘤医院!以前我觉得癌症很可怕,一听到癌症,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经过治疗,我很有信心战胜这种病,也希望跟我一样的病友不要因为得了癌症就失去信心、失去希望”。
18岁的小凤(右一)感谢复大医院给予她新生
徐克成:希望给更多患者带来新生
在发布会上,徐克成教授将自己的新书《与癌共存》捐赠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白衣天使基金以及北京抗癌乐园
徐克成教授在发言时激动地说,看到小凤这么坚强,我非常开心、感动。两年多以前,我听医院一位医生说有一位小朋友患了胰腺肿瘤,住院不久就出院了。后来我打听到,这个小朋友住在怀集县的一个贫困山村,我立马和医生、司机赶往怀集找这位小女孩,大概四五个小时才到达她家。这个小女孩就是小凤。她爸爸说没钱给她治病,家里又有那么多小孩要养,很困难。我跟她爸爸说,不要紧,让小凤到我们医院治疗。当时小凤病情严重,血小板不到一万,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很多外面医院的专家都说小凤的生命时间预计只有十天左右。我对医院医生讲,不要失去信心,我们尽力抢救吧。我们没有采取常规治疗,而是采取一些特色治疗,就这样她活下来了。
在我们治疗的患者中,还有一位丹麦患者,叫郭林,是一位教师,2007年她被诊断出胰腺癌伴有肝转移,医生都说没有办法治疗好,预计她只剩下两三个月时间。郭林辗转到全世界治疗,后来她来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后来她回丹麦,全国进行演讲,讲述主题是“China,my family!中国,我的家!”她现在身上仍有癌肿,每年都要回复大医院进行治疗,控制癌症的发展。癌症不可能赶尽杀绝,只能控制。现在她已经活了超过八年。2014年,我很荣幸被选为时代楷模,郭林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这个颁奖发布会。在会上,她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她连连说是复大医院拯救了她……我讲这些,是因为我们作为一名医生,要通过爱心、智慧和技术,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