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钊猷院士首提的“中国式控癌”,既不是纯西医,也不是纯中医,而是中西医协作、配合和互补,是整合医疗。“中国式控癌”的主要策略是消灭和改造并举。前者更多取自西医,后者更多蕴于中医,各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汤钊猷院士
中西医孕自不同的地缘文化
西医源自古希腊。四分之三均为山地的希腊三面环海,南为地中海,东为爱琴海,西面是伊奥尼亚海,只有北面与欧亚大陆相连。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希腊人开放、外向的文化。大部分西方国家位于北寒带区域,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利于赖以生存的农耕,同样滋生了“外扩”“外侵”,进而衍生出“斗争”和“征服”的文化品质。以这种文化为基底,疾病的发生被认为是“外敌”入侵,从而生就了以“消灭”为主要策略的西医文化。
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典范,起源于北温带地区。该地区处于欧亚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一面临海,其他三面为陆路或有高山或草原阻隔,在内部,有大河源头,高山积雪融化提供充足的水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于农耕,加之大河条件的气候适合人类生存,形成相对内闭和保守的思维,导致了合拍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拍,“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孕育出'守内'与'和谐'的文化品质,进而造就了以“和谐”为基本品质的中国医药学文化。
中西医思维文化的差异
中西医均各自经历了神灵或巫术医学模式时代。这种原始的医学发展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结构的医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古代医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真正西医的出现和发展起始于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哲学思想《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促进机械论医学模式形成;解剖学发展以及显微镜的问世和由此发展的细胞学,促进了对生物体的研究,形成生物医学模式。上世纪30年代磺胺药的发明,尤其是英国科学家发现青霉素,并成功地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开创了“盘尼西林医药“时代。与此相应,外科技术突飞猛进。西医对疾病的治疗达到前所未有新高度。
无论是杀菌、灭菌,还是外科手术去除病变,西医基本上采取'征服'的方式治疗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疾病的原因,与炎症、溃烂、变性、肿块等组织器官的病变,一起被作为“征服”的对象。以消灭病因为主的“病因治疗”,以及消灭病灶为主的“病位治疗”,延续至今,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模式。
西医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正如美国著名医学家恩格尔所说,机械论和单纯生物医学模式 “没有给病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虽然近年来不断呼吁探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仍是西医的发展最大困惑。
中医经历了巫文化和“天人合一”两个阶段的发展。先秦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基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的认识基础,划清了与巫医的界限,促进了中医第一次飞跃发展;距今1800年东汉时期“医宗之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完成了中医药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过渡。上述两部经典著作及其以后各家的著述,成为中医长久不衰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
中医注重生命过程中,疾病、健康等各种矛盾的动态平衡以及和谐发展。犹如农民按万物生长规律,观天时播种、施肥、收割、储存,获取农作物最佳生存状态以保证收成一样,中医把人整体为而非疾病本身,作为医疗活动的对象,以人的生存为目标,因人,因症,因时,因地,权衡利弊,把握主要矛盾,随机应变,从而采取保存生存实力的“和谐”处理策略。
但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产生的中医药学,在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工业化影响之前过早成熟,难免带有农耕文明痕迹,面对现代西医药学的冲击,显得措手不及。与具有现代科技支撑的西医相比,中医难以找到按现代科学定义的“标准”方法,成为自身发展的最大困惑。
西医“癌症文化”
癌症治疗是一场世界性挑战。当前主要问题是癌症研究陷入一种“癌症文化”,就是一种思维误区。在这种思维方式驱动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追求肿瘤的局部清除成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追求延续生命的真正突破。
西医治疗癌症,只有不到100年历史。迄今,手术、放疗和化疗依然是癌症治疗三大支柱。其间,无论在技术上、设备上,还是方法上,都有许多改进。循证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临床治疗途径的建立,使癌症治疗水平有了长足提高,某些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但遗憾的是,这些治疗均是沿用“消灭”策略。正如2004年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说:“ 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比过去延长了,但这种延长是以月而不是以年计的。”除少数发病率不高的癌症外,生存期 的“小幅提高中,能够归功于新型抗癌药的部分少之又少,而主要归功于早期诊断的进步。 如果把肺癌、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几大癌症按确诊的不同阶段,即按癌细胞是否扩散和扩散程度分析,那几十年来中晚期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几乎没有变化”。
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尤其是人类基因谱的阐明,出现了“精准医疗”概念,涌现出一个又一个针对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但没有给一些肿瘤的“根治”带来曙光。癌症是一种异质体,在不同肿瘤,不同病人,以及同一肿瘤或转移灶内,基因型差异很大,基因的不稳定性,又使得癌细胞因时而异。几乎所有靶向药物均仅在部分患者有效,而且不可避免出现耐药而最终失效,其原因概乎于此。“精准医疗”同样没有脱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癌症文化”。
著名临床分子遗传学家华裔美国学者韩健,提出“整体健康”(holistic health)概念,和“精准医疗”相对应 。精准医疗是从下而上的分析法来细分疾病,而整体治疗是采用由上而下的归纳法来评估健康。韩博士将精准医疗比喻为“战场上士兵,重视每场战役(battle)的输赢,而整体健康犹如运筹帷幄的将领,注重整个战争(war)的胜败;精准医疗注重的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一个病,而整体健康则是纵观人的整体,规划整个健康(战争)的进程;精准医疗将突变以及突变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变化,作为治疗目标。突变频率越高,靶点越多,精准治疗效果越好。其实,突变多,恰恰说明机体防卫机制尤其免疫系统整体功能低下,容许更多突变产生。因此,正确的治疗应该是扶持整体健康,将预防突变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
中医抗癌观
一位美国学者将抗癌大战比喻为当前的一场阿富汗战争。无数战斗、无数弹药、数万大兵,实行一味“消灭”的策略。不仅没有让这个国家进入太平,反而敌人发动的破坏此起彼伏、无休无止。正确的策略看来应该是“改造”,改造思维、改造系统,从上到下,让国家恢复“健康”。癌症治疗也一样,单纯“消灭”只能是只顾一时(近期),难顾长远(远期疗效)。
“改造”是维持长久疗效,让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各种强化机体免疫的措施,包括自体或异体免疫细胞疗法,已证明可给病人带来生存受益。中医药以人为本,以生存为目标,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或先扶正后驱邪,或先驱邪后扶正,或扶正驱邪并重,为生命寻找针对当下状态的调制方案,让病人与癌共存。这里,“改造”包括改造癌细胞本身,改造癌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改造整个机体,强化生命机能,护持“整体健康”。
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乳岩”“舌疳”“伏梁”和“症瘕积聚”等记载。几乎每个有成就的中医师均可举出应用中药,让许多失去生存希望的癌症患者起死回生的例子。
中医文化绵延几千年。文化出自自然,文化的内涵有科学因素和真理存在。体现中医文化核心“阴阳”的太极图,已被证明可被“量子纠缠”所诠释。汤钊猷院士应用由5味中药组成的“松友饮”,治疗包括他的夫人在内的癌症患者,取得延长生存期的效果。实验研究显示该种复方制剂能下调与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上调E钙粘蛋白,具有减低癌细胞侵袭能力、促进癌细胞凋亡作用。
结语
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西医和中医,以及各自形成的医学观,探讨的均是人的生命和威胁生命的疾病。人体并无“中西医”,医学总会有同根。
将西医以“消灭”为主的策略,结合中国重在创造、维护整体健康的“改造”策略,是“中国式控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医和西医相互协作、配合和互补,可能是控制和治疗癌症的出路。